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创同配资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-五一假期前,银保监会的新规直接引爆了我的朋友圈,大家都在讨论-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要下调-这事儿。
我的老同学王总,之前连着三年买了3.5%保底利率的万能险,这回直接给我发了二十条语音,焦虑得不行。
这让我想起三个月前保险公司开会,精算大佬说的那句神预言:-利率市场化后,保险业的玩法要变天了!-
现在再看监管文件,满满都是改革的决心。
从2024年10月开始,新产品的保底利率上限只有1.5%了,五年期以下的产品直接退场,非标投资也限制在45%以内,这套组合拳打得真准。
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,到2024年一季度末,万能险规模快10万亿了,其中2-3的产品保底利率超过2%。
这意味着啥?保险公司的利差损压力巨大!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才2.3%,有些公司居然还在卖3%保底的产品,这不是在钢丝上跳舞吗?
还记得几年前那个地方小保险公司的-暴雷-事件吗?他们用4.025%的万能险疯狂吸金,结果房地产信托暴雷,他们也跟着玩完,最后保险保障基金出手才救回来。
现在新规里-未上市股权投资不能超过20%-,就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。
国金证券预测,就非标投资这一项调整,就会影响行业2万多亿的资金,那些重仓非标的保险公司,估计要经历一番-刮骨疗毒-的阵痛了。
市场反应神速!新规一出,48小时内就有保险公司下架了七款万能险产品创同配资,官网公告说是-顺应监管导向-,其实就是被迫放弃规模,满满的无奈。
而那些头部公司就淡定多了,比如中国人寿,人家2023年的年报就说了,存量万能险平均保证利率已经降到1.8%了,新产品也主推分红险。
这种提前布局的战略眼光,就像东吴证券说的那样:-潮水退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
-
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,最大的影响就是理财产品又要重新洗牌了。
保险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,今年3月万能险结算利率已经开始分化,有的超过3%,有的跌破2%,真是冰火两重天。
不少把万能险当理财神器的人慌了,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我,最近好多人打电话咨询,甚至有人想退保2000万去买香港保险。
但有位外资再保公司的大佬提醒:-香港保单虽然可以换外币,但保底利率普遍低于1%,而且不受内地保险保障基金保护,风险要自己扛。
-
这次改革最牛的地方在于监管的平衡,不像以前-一刀切-,这次给了两年的过渡期,既给存量业务留了缓冲时间,又用-负面清单-防止新产品乱来。
这种弹性调控就像中医的-扶正祛邪-,既要利率市场化激活行业活力,又要控制投资风险。
就像参与政策制定的专家说的:-我们不是要消灭万能险,而是要让它回归保障的本质。
-
所以,我们也要重新理解保险的意义。
现在万能险的宣传页,收益演示都变成-保证+浮动-双账户了,这说明没有永远保本的理财产品,只有与风险匹配的回报。
还在纠结要不要买万能险的朋友,记住保险大佬那句话:-用保证利率保本,用浮动收益增值,这才是保险理财的正确姿势。
-
晚上,我看到香港保诚的万能险广告,3.5%的预期收益率很诱人,但仔细一看,保底利率只有0.5%。
这时我想起王总的决定:他保留了现有的3%保底保单,但新买的都换成了养老年金。
-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-,这位制造业老兵说,-国家帮我们拆了雷,我们也要系好安全带。
-窗外陆家嘴的灯光依旧闪耀,中国保险业的航船,正在改革的浪潮中,向着更稳健的未来前进!
免责声明:本文的时间、过程、图片,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。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、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创同配资,请及时联系作者,我们将予以删除!
思考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